發布時間:2023-10-08作者來源:金(jin)航標瀏覽(lan):2405
2023年9月4日,由全球化智庫(CCG)、中國(北京)自由貿易試驗區(國家服務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)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主辦的“第十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”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。會上,清華大學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發表以下觀點:
我本身是(shi)科研人員,在2002年(nian)到2003年(nian)在德國亞琛(chen)工大當教授,2011年(nian)到2019年(nian)又在北卡羅來(lai)納凱南(nan)商學(xue)院當教授,之后又到了清華,所以我(wo)從教(jiao)育來(lai)談(tan)談(tan)科技創新(xin)和開放創新(xin)。
改革開放之(zhi)初(chu),中國創新引(yin)領主要是由高校引領,但是現在(zai)大家基本認為創(chuang)新的主體(ti)在企業(ye)。這之(zhi)間發生了什么改變(bian)?實際上是世(shi)界范圍內的創新。經濟史(shi)學(xue)家格里高(gao)利·克(ke)拉(la)克(ke)說(shuo)過:“上萬年的農耕(geng)只(zhi)有一次變(bian)化,就(jiu)是工業革命。”最初的農(nong)耕是(shi)所謂(wei)的馬爾薩斯循(xun)環(huan),英國工業(ye)革命則(ze)是(shi)第一個真(zhen)正的創(chuang)新,它不算(suan)科(ke)學,而是(shi)算技(ji)術的創新。麥(mai)克(ke)斯(si)韋的電磁學才標(biao)志著科學的到來。我在(zai)德國時在(zai)北萊茵州,當時全球的第一個工業園區就(jiu)位(wei)于魯爾工業區。到1860年代(dai),德(de)國在創新方面走到了世界(jie)前列。1895年GDP超過(guo)了英國(guo)成為全(quan)球第一(yi),但到1944年(nian)麻(ma)省(sheng)理工學(xue)院的副(fu)校長兼工學(xue)院院長范(fan)內(nei)瓦·布什提出來“科(ke)學(xue):無盡(jin)的前沿”時,才真正開始在科學理論上走到了前沿。
織布機(ji)是英國的工業革命的重要(yao)產(chan)物。的“工業之父(fu)”施萊特兄弟(di)最早(zao)是(shi)英國人,把英國的紡紗機(ji)帶到改良,被英國人罵為“叛國(guo)者”。自由貿易最(zui)主要的矛盾之(zhi)一就是專利。因此,我們看(kan)到創新永遠(yuan)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帶領著世界在走,特別是基礎理(li)論(lun)的創新(xin),這(zhe)些理論經過(guo)后(hou)人不(bu)斷地(di)證實或者(zhe)證偽形成了知識。這就是第(di)二次(ci)的(de)真正改變。格里高利·克拉克說的(de)第一(yi)次改(gai)變延伸了人的力量,而這次改變則延(yan)伸了人的(de)智慧。不久前特斯(si)拉通過2000行的數據(ju),進行了42分鐘的自(zi)動駕(jia)駛。其他所(suo)有自動(dong)駕駛都是按照(zhao)這個規則,需要十(shi)幾(ji)萬(wan)行(數據),所以硬件設(she)備很高;而特斯拉(la)的硬(ying)件設備也很(hen)先進(jin),先進在于(yu)能夠把(ba)所(suo)有的通過數據轉化成最好的駕駛員的習慣來進行判斷(duan),因此2000行(xing)足夠了(le)。他的改(gai)變就(jiu)符合剛才說的大模型(xing)。
未來世界(jie)有兩個是不可逆轉的變化趨勢,一個是氣候(hou)。過去(qu)我們說溫室效應,今年聯合(he)國(guo)秘(mi)書長已(yi)經提出(chu)來,如今已經不是(shi)溫室效應,而是“沸騰時代”。第二個則是數字(zi)化所帶來的變化(hua)。過去通過信息(xi)化(hua)我們(men)解決了(le)(le)人和設備的(de)數字(zi)(zi)互聯,網絡(luo)化(hua)解決了(le)(le)人和人的(de)數字(zi)(zi)互聯,而(er)數字(zi)化(hua)解決了設備與設備的數字(zi)互聯。于是我們(men)面(mian)臨(lin)的(de)是一(yi)個全新的(de)世界。60多(duo)年前的世界由信(xin)息驅動,現在則是數據(ju)驅動,大模型改變了原來人(ren)工智能的發(fa)展路(lu)徑。這(zhe)兩個不可逆轉的(de)趨勢把所謂(wei)的(de)地緣政治、俄(e)烏戰爭,甚至中美的(de)沖突(tu)都遠(yuan)遠(yuan)地拋(pao)在后面。
未來中國如何進(jin)行(xing)下一步(bu)的(de)創新?我(wo)們(men)經常邀(yao)請橋水公司董事長(chang)瑞·達利(li)歐參(can)與討論,他預(yu)測2028年中國經濟會超過(guo),并對此很有(you)信(xin)心(xin)。然而,我(wo)們也必須(xu)要看(kan)到,中(zhong)國現在(zai)的論文和專利已經在(zai)數量上全球(qiu)第一,但什么時(shi)候(hou)能(neng)變成(cheng)質(zhi)量上的(de)第一?這(zhe)將是一(yi)個漫長(chang)的過程。[敏(min)感(gan)詞]我就這個問題來談一(yi)下我的看(kan)法。
第一,在創新過程中,第一件事就是要從長遠的(de)角度考(kao)慮,而不(bu)是急(ji)功(gong)近利(li)。
第二,要立足于現(xian)實,要給創(chuang)新提供一(yi)個開(kai)放的環(huan)境。硅(gui)谷能夠成長,部分是因為(wei)收益50%來(lai)自資本(ben),50%來(lai)自企業家,當(dang)然(ran)可(ke)能(neng)還有一部分來自于創業者。而中國總(zong)是走向兩個[敏感詞],要(yao)么是有專利就說了算,要么是有資本就(jiu)說了(le)算。在農耕時(shi)代,土(tu)地和勞動力(li)是最(zui)重要的兩(liang)個(ge)要(yao)素;在地理大發(fa)現和工(gong)業革(ge)命后,土地已經不重要了(le),最重要的(de)是(shi)資(zi)本和勞動力(li);在1956年索洛模型以(yi)及(ji)1957年的馬歇爾計(ji)劃之后,勞動已經(jing)不重要了,最重要的變成資(zi)本(ben)和創新。但是現(xian)在資(zi)本(ben)正在追逐創(chuang)新和大數據,所以出現(xian)一次徹(che)底的改變。
Copyright ? 深圳市金航標(biao)電(dian)子有限(xian)公司 版(ban)權(quan)所有